您的位置 首页 法治

新時代河西走廊見聞

編按:2019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敦煌我一直是嚮往的,河西走廊我是希望走到的。」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甘肅考察首站來到敦煌-河西走廊的最西端。 河西走廊東起甘肅…

編按:2019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敦煌我一直是嚮往的,河西走廊我是希望走到的。」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甘肅考察首站來到敦煌-河西走廊的最西端。

河西走廊東起甘肅武威市烏鞘嶺,西至敦煌市玉門關,長約1000公里,夾在祁連山與馬鬃山、合黎山、龍首山等山脈之間,因地處黃河之西、狹長如走廊而得名。戈壁烈日、綠洲白楊,作為古絲路的樞紐路段,東西方文明曾在這裡交匯,商旅絡繹、駝鈴不絕。

新時代,河西走廊又是什麼模樣?人民日報4月30日起推出“新時代河西走廊見聞”系列報道,記者行走甘肅酒泉、嘉峪關、張掖、金昌、武威等“河西五市”,感受和展現新時代河西走廊的萬千氣象。

新時代河西走廊見聞①

「文化走廊」散發古老又青春氣息

今天的河西走廊,如春風吹度玉門關,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散發出中華文化的青春氣息。

河西走廊是一條文化走廊,擁有敦煌、張掖、武威3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匯聚莫高窟、嘉峪關、玉門關遺址等5處世界文化遺產。記者走進被譽為絲路上的明珠──敦煌市,馬上感受到一種穿越感:古今只有一步之遙。

源遠流長的歷史,探照出中華文明的突出連續性。 「如果只能參觀一個絲路遺址,去敦煌。」美國歷史學家芮樂偉韓森曾這樣說。

以科技傳承文化,今天“數位敦煌”讓千年壁畫、藏經洞文獻等實現向全球開放,現場參觀和“窟外看窟”,讓人既感受到敦煌文化永恆的燦爛,又能看到在新時代煥發的「數位文化」風采。

因絲路而生的敦煌,今天再因共建「一帶一路」而興。作為我國首個以「一帶一路」國際文化交流為主題的綜合性博覽會,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自2016年至今舉辦了6屆。在不同國家的文明交流對話互鑑中,生生不息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正在創造中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匯合,奔湧向前。

舞從敦煌來,舞向世界去。甘肅省歌舞劇院創作的舞劇《絲路花雨》,取材自敦煌莫高窟壁畫藝術。

這部中國經典舞劇從1979年首演至今,已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超過3900場,觀眾逾530萬人次,成為中國舞劇演出場次、觀看人次、演出國家和地區最多的劇目。

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開座談會期間,詢問了《絲路花雨》等優秀文化作品創作生產和「走出去」的成功經驗。

一部敦煌舞劇“走出去”,萬千敦煌粉絲“走進來”。 2021年6月,「絲路花雨」旅遊專列推出,自北京首發後一路向西,沿途串起張掖、嘉峪關、敦煌等旅遊城市,開啟新時代河西走廊人文之旅。

「有的人因為喜愛《絲路花雨》走進敦煌,有的人因著迷敦煌文化留了下來。」在敦煌經營旅行社的陳曉斌說。

9年前,來自俄羅斯的奧莉亞第一次走進莫高窟,被滿壁風動的飛天深深吸引;5年前,她考取了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

「千年的莫高窟裡,裝著『世界的敦煌』。」隨奧莉亞走進莫高窟,順著冷光手電筒照射的方向看去,不時可以看見高鼻樑、深眼窩、黃頭髮的外國人形象,奧莉婭在這裡深切感受到敦煌文化的開放包容。

作為志願者,奧莉婭參與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的同聲傳譯工作,近年來參與翻譯了《走近敦煌》《中國河西走廊》等書籍,被甘肅省政府授予外國專家“敦煌獎」。

新時代,文化和科技融合,莫高窟有了“數位生命”,古老的石窟不僅“活起來”,更重要的是實現文物相關數據資訊的永久保存。

近300個洞窟的數位化攝影採集,逾5萬張檔案底片實現數位化,觸網“上雲”,一部手機就能指尖遊敦煌。微信小程式「雲遊敦煌」上線4年來,逾2億人次參與線上互動。

今年1月,敦煌研究院歷時7年編製的《河西走廊國家遺產線保護利用行動計畫(2023—2035)》透過國家文物局評審。

「河西走廊,既是地理界定,也是人文概念。一條絲路古道,折射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說,文脈國脈緊相連,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構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河西走廊讓人心嚮往之。

新時代河西走廊見聞②

舒展綠色生態走廊新時代畫卷

穿梭河西走廊,當地幹部群眾講述最多的是新時代生態變化、發展之變:

以前風沙吹人跑,今天人們追風逐日,戈壁沙漠成資源,長出片片「光電海」。

以前大水澆地,現在滴灌澆苗,農作物畝均用水量較10年前少了一半多,產量增加、效益漲。

以前人們擔心民勤縣成為第二個羅布泊,民勤人久久為功治理沙漠,今天已是種綠、擴綠、護綠並舉。甘肅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強。

乾涸了300年,位於敦煌市境內疏勒河下游尾閩的哈拉奇湖今日再現碧波蕩漾,成為河西走廊西端的「明珠」。

新時代,疏勒河流域生態持續向好。過去10年來,疏勒河累計向下游輸送生態用水50億立方公尺。

波光粼粼,塔影輝映,玉門新市區的中國邊塞詩展覽館四面環水,得益於疏勒河綜合引水工程。

曾經「春風不度玉門關」的邊塞荒灘,如今成為玉門市文化地標。不少孩童在此誦讀經典,春日徜徉其間,詩與遠方美好邂逅。

誰能想見,10年前的玉門老市區還是另一番情景:疏勒河支流石油河穿城而過,經年累月的透支性開採,給大地留下道道疤痕,河灘殘渣堆積、河面浮油鵬黑,水質一度淪為劣Ⅴ類,氨氮超標3.8倍。

治水,喚回疏勒河的生機。 自2013年以來,石油河玉門段生態護坡等4個計畫列入中央生態環境資金計畫庫,總投資5.36億元並逐年實施。如今,石油河水質恢復至Ⅱ類,長60多公里的石油河谷變身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節水,讓每一滴水都精準「解渴」。年均降水量不足70毫米,蒸發量達2800毫米以上,疏勒河流域極端乾旱。過去,農業大水漫灌,「跑冒滴漏」浪費嚴重。 2014年7月,甘肅被水利部列為7個水權改革試點省份之一,同年啟動實施總投資91.7億元的河西走廊國家級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年新增節水量10.5億立方公尺。

春灌正當時,步入玉門市昌馬灌區,一條條滴灌帶宛如“毛細血管”,田間地頭裝有水位計,每5分鐘採集一次流量信息,農戶掏出手機即可查詢。目前,疏勒河流域常規節水灌溉面積達107萬畝。

昔日大漠孤煙,如今良田萬公頃,背後是從土壟溝渠到數位孿生的跨越。 2022年4月,疏勒河流域水資源利用中心被水利部列為全國首批「數位孿生流域建設先行先試」試點。新發展理念融入實踐,協助疏勒河建成國內首個大型灌區資訊化工程。

一條大河出冰峰,溯流而上千餘裡,直抵白雪皚皚的祁連山深處,這裡是疏勒河的源頭,更是河西走廊綿延「生命線」的起點,疏勒河、黑河、石羊河等河西走廊三大內流水系均發源於此。

自2017年以來,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144宗探礦計畫全數關停退出。如今,滿山蒼綠,千年山丹軍馬場草原恢復元氣,發展生態遊、種植養殖多樣化經營,不斷拓寬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的路徑。

探索碳匯交易,讓「高顏值」加速變成「好價值」。張掖在甘肅率先開展林業碳匯和草原碳匯交易,已完成35.1萬畝林業碳匯和400萬畝草原碳匯交易,實現淨收益7,450萬元。張掖市以林草碳匯交易所得作為啟動資金,成立甘肅首個市級綠色產業發展基金,首期規模1.7億元。

數據顯示,2023年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被指數、植被覆蓋度、植被生產力,均較2017年增長7%以上,勾勒出河西綠色生態走廊壯美詩篇。

新時代河西走廊見聞③

「農業走廊」繪出現代農業新「豐」景

有「金張掖」之譽的甘肅省張掖市,今天成為全國最大的雜交玉米製種基地、全國最大的蔬菜花卉外繁制種基地,這一貢獻讓新時代河西走廊增添了一張「農業走廊」的新名片。

河西走廊和農作物「種子」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2100多年前,漢代使者張騫開闢了橫跨歐亞的絲路,引進葡萄、苜蓿、石榴、芝麻等種子。莫高窟壁畫《張騫出使西域圖》真實還原了這段文明交流史——

一粒西域種子遠道而來,經河西走廊傳入中原,在大江南北開枝散葉。

如今,一粒粒甘肅種子乘中歐班列走出國門。 2023年,甘肅外繁制種面積近9萬畝,近10年出口70多個國家及地區種子5.13萬噸,貨值51.29億元。

乾旱少雨、戈壁遍地的河西走廊,緣何成為種子繁殖的「農業黃金走廊」?

既有先天禀賦,這裡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冰雪融水豐盈,“天干地不干”,利於種苗生長、制種晾曬;

更靠後天努力,向科技要產量、向節約要水源、向光熱要品質,「風吹石頭跑」的戈壁灘變身致富「希望田」。

一犁春泥,萬象「耕」新。張掖市甘州區萬畝玉米核心種源擴繁基地裡,無人播種機縱橫馳騁,北斗衛星精準導航,鋪膜、鋪設滴灌設施、施肥、播種實現一體化作業。

「鐵牛代耕牛、小田變大田,『種子選手』跑出加速度。」張掖市種子管理局局長張東昱介紹,單台機器日覆膜播種面積超50畝,效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

“黃棒子”孕育“金種子”,“張掖玉米種子”成為全國唯一的農作物種子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2023年,甘肅省玉米種子產量6.8億公斤,佔全國總需種量比重超過55%,全省玉米製種面積達165.5萬英畝。其中,張掖市製種面積超過100萬畝,年產優質玉米種子4億公斤以上。

莫高窟裡珍藏的80多幅農作壁畫,見證河西走廊悠久的農耕文明。充滿希望的田野,寫著現代農業的新篇章。

步入甘肅蘭州市區的「甘味」品牌推廣營運中心,200種來自河西五市的「甘味」特色農產品琳瑯滿目。展示牆上,莫高窟農作壁畫栩栩如生,掃描二維碼,策鞭趕牛、庭院打場等虛擬實境場景立刻活靈活現。

如何在寒旱的貧瘠土地上播下希望種子? 2017年,甘肅省印發《關於河西戈壁農業的發展意見》,提出「建立良種繁殖體系」。

近年來,依托國家現代種業「南繁北擴」功能佈局,河西走廊培育了「隴油6號」等一批超強抗寒冬品種,可在攝氏零下30度左右極端低溫環境中越冬。

由此,冬油菜種植區域向北跨越13個緯度!目前,超強抗寒冬品種累計推廣面積超3,700萬畝,新增經濟效益127億元以上,減少沙塵逾1,000萬噸。

既“增綠”,又“生金”,鄉親們過上了甜日子。在張掖市臨澤縣,近60%的耕地用於製種,約60%的農民收入來自製種,約60%的農民從事制種產業。 2023年,河西五市製種產業總產值逾110億元。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 2021年9月,乾旱生境作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落腳甘肅農業大學,迄今審定作物新品種33個。切實提高河西種業基地建設水平,列入甘肅省《「十四五」河西走廊經濟帶發展規劃》。

“小蘑菇”裝上“科技芯”,戈壁灘上僅張掖市就建成菇房110座,420多萬瓶鹿茸菇同期生長。

2023年,甘肅省瓜菜花卉製種面積達44.5萬英畝,產種3,377.9萬公斤,佔國內市場總需求量約50%。河西走廊正繪就著現代農業新「豐」景。

新時代河西走廊見聞④

從工業走廊經濟帶看新質生產力

文化經濟一廊間。今天到河西走廊,看文旅、看科創,更能感受絲路經濟帶上的千萬氣象。

一匹天馬,昂首嘶鳴、騰空疾馳,蹄下飛鳥回首注目……「馬踏飛燕」-中國旅遊標誌,取自上世紀60年代甘肅武威出土的文物。

飛天夢,幾千年縈繞中華民族心中。飛天壁畫,敦煌壁畫藝術代表之作,今天成為航太強國建設的見證人。

步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座婀娜多姿的飛天銅像映入眼簾,與高達百公尺的衛星發射架遙相呼應。

2023年10月,在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記者會上,太空人唐勝傑飽含深情地說:「我的家鄉甘肅自古以來就有著敦煌飛天的神話傳說,飛行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與追求。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目前我國唯一的載人太空發射場,這次成功將中國太空人送入太空。

戈壁瀚海連著星辰大海。 「神舟」飛天、「天宮」覽勝、「墨子」傳信,其中許多航太材料出自河西走廊——

耐熱!高達1000攝氏度灼燒不融化,鎳基合金是長徵火箭的關鍵原料,產自金川鎳礦,穿越大氣層時不懼高溫炙烤;

抗凍!低至攝氏零下60度嚴寒不凝固,液壓油是神舟太空船的傳動介質,產自玉門油田,保障機械在極端環境下運作。

2021年10月,甘肅省《「十四五」河西走廊經濟帶發展規劃》首次提出「一帶一路」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下的河西走廊經濟帶建設。

鎳,被稱為“工業維生素”。 1959年成立的金川鎳礦,如今已成為金川集團,是全球第三、國內最大的鎳冶煉企業,甘肅省唯一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帶動上千家上下游企業形成產業群。

陽光熾烈,大漠流金,1.2萬面定日鏡逐層散開,構成逾140萬平方公尺的同心圓反射矩陣。瞬間匯聚起的千萬束光芒,直抵260公尺高的吸熱塔。

這是敦煌10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金川集團去年供應鎳基合金帶材,協助吸熱器等關鍵零件實現國產化。

戈壁荒灘上「種」出人造太陽,沙漠沙海變身新能源「藍海」。敦煌100兆瓦光熱發電計畫建成,成為我國規模最大、吸熱塔最高的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年發電量3.9億千瓦時,年減排二氧化碳35萬噸,相當於造林1萬畝。

“追光”“乘風”“逐綠”,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牽引河西工業走廊強勁隆起。

玉門曾是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培育了“鐵人”王進喜等第一代石油工人。本世紀初,玉門市被認定為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

「發揚鐵人精神,產業轉型蹚新路。」玉門市委書記王超介紹,在國家能源局啟動的全國首批20個光熱發電示範計畫中,玉門佔據4席,是獲批數量最多、裝機規模最大的縣市。

一片片光板熠熠生輝,一排排大風車槳葉飛旋,「石油搖籃」新嬗變,繪成河西走廊新風景。

一手端穩油氣飯碗,一手搶抓新能源機遇,玉門油田多能驅動,被甘肅省確立為「全省氫能源產業鏈鍊主企業」。玉門油田與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合作興建的液氫工廠,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提供航太用氫。

2020年3月,我國首台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碳離子治療儀在武威重離子中心投入使用。自此,我國成為全球第四個實現碳離子束治療腫瘤的國家。

近3年來,河西五市省屬企業加速新舊動能轉化,累計完成「傳統產業高端化、智慧化、綠化轉型」改造計畫投資246.19億元,金額佔甘肅省六成以上。

從傳統產業煥發新的生機活力到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從飛天壁畫到載人飛船飛向“天宮”,河西五市譜寫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河西走廊新篇章。

新時代河西走廊見聞⑤

「夢想走廊」統合多姿多彩奮鬥者

一部河西走廊史,也是一部奮鬥史。

絲綢古道,駝鈴聲聲,昔日行者跋涉前行;新時代,高鐵、飛機、汽車穿梭往來,多姿多彩的奮鬥者薈萃河西走廊,每一個平凡的人都在做著不平凡的貢獻。

北邊,治沙人以「綠」為墨,寫下一行不懈奮鬥的足跡。

「治沙,算我一個!」從40多年前甘肅古浪縣八步沙「六老漢」主動挺進沙海,到「接力棒」交到第三代治沙人郭璽手中,風沙線後退了30公里!

一句承諾,薪火相傳。 1985年出生的郭璽像前輩們一樣:天不亮就起床,植綠、護苗、澆水…

新時代,治沙奮鬥者群愈發壯大。

驅車進入民勤縣四方墩生態林基地,連片的綠格外喜人。回到家鄉民勤縣治沙的馬俊河,掏空全部積蓄,卻只換來一「點」綠。 「與黃沙掰手腕,不能單兵作戰。」馬俊河借助網路平台,從全國邀請志工、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治沙。

如今,6萬多人「雲端」栽樹,種出了「上海林」「杭州林」等236片公益林,面積超過6萬畝。

奮鬥者們馳而不息、久久為功——河西走廊築起了1200多公里的“綠色長城”,1400多個村莊免遭流沙侵害。

南邊,護山人以「技」為筆,為祁連山邁向常治長效作註。

“管生態的人累一點,生態才會好一點。”為確保一個化工項目“絕對安全”,張掖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郭建平一連請教了15位業內專家。大家都說「沒問題」後,他才放行。

上任以來,「雲」上盯、現場看,179個整改點都是啥情況,郭建平心裡全有數。

從“人海戰術”到“技防優先”,張掖市今年將推動“一庫一圖十二網九平台”的立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全面升級。 「就算多出一間小平房,也能第一時間看得清。」郭建平說。

南北生態興,居中如絲綢的城市綠洲才有含「金」量。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海內外遊客旅遊熱門目的地。 「我們嘉峪關像一把鎖鑰,守住了千里河西的太平,護住了絲綢之路的繁盛。如今,我們要讓她聲名遠播。」嘉峪關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趙淑敏,13歲時跟著父輩從膠東半島來到嘉峪關。

航線開到哪裡、高鐵通到哪裡,她就把嘉峪關宣傳推介到哪裡——「我在嘉峪關修長城」等多個文旅項目,助力嘉峪關長城由「靜態保護」邁向「活體利用」。 2023年,嘉峪關關城景區共接待遊客281萬多人次,較2019年成長63%。

登上嘉峪關關城,體驗「穿越」600多年。飾演遊擊將軍的嘉峪關人李森,被遊客親切地稱為「關長」。為獲取一份文創“關照”,遊客們寧願等候幾十分鐘,就為聽寬額長髯、身披甲胄的“關長”宣告自己能夠“通關”。最忙碌的一天,李森「簽發」了600多張「關照」。

為讓遊客有更佳的沉浸式體驗,只有國中學歷的李森,熟記了1000多個古地名。遊客說出來自哪,他會講出相應的古地名,並在「關照」上鄭重落款。

昔日「關照」其實已走進歷史,今日河西走廊向所有追夢人敞開懷抱。土生土長的「湖北伢」廖國欽就是其中一位。

甘肅神農珍稀菇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廖國欽,是全國第一批食用菌專業碩士。祁連山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讓廖國欽在張掖「點燃」菌草夢。

神農公司連續3年銷售破億元,制菌棒每年消耗玉米稈、玉米芯等農業廢棄物4000噸。 「我們與河西學院聯手成功馴化仙麻菇,今年8月二期投產後,每天將可供鮮品22噸。」廖國欽說,目前正在馴化銀絲草菇等。

「一帶一路」建設,讓河西走廊成為充滿希望的熱土。夢想滾燙的奮鬥者正在鋪陳新時代的錦繡絲路。

#新時代河西走廊見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海外中文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ozhongkao.com/7938.html

作者: 海外中文网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244198@g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